“小小横峰县,三家豆腐店;城里打板子,城外听得见。”过去,这样一句顺口溜,让横峰“小而穷”的名声远近皆知。 只有22万人的横峰,曾是国家级贫困县,直到2018年7月底,才正式脱贫摘帽。然而,人口少、地域小、昔日贫穷落后的小县,如今却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大放异彩。 有数据和实例为证:2022年,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平均收入达32万元;同年,横峰县作为全省四个县市之一,入选全国首批100个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。 因秀美乡村建设而“出圈”的横峰,吸引众多慕名而来的“取经者”。近年来,全县共接待全国各地党政代表团3000多批次。 横峰的蝶变之路,有何启示? 塑“形”——规划“一张图”,让秀美乡村留住乡愁 建设秀美乡村,难在“拆”和“清”。 由于拆违不涉及任何补偿,起初不少村民有抵触情绪。横峰县先行打造10个样板村,让大家看实效。姚家乡百家村苏家塘自然村就是其中之一。2018年春节前夕,该村一名村民从外地返乡过年,发现找不到原来的村口,误以为自己走错了路。原来,村子经过整治改造后大变样。 这件事很快就传开了。周边村庄的村民纷纷组团前来参观。一些村民甚至有意见了:“为什么政府不给我们村也改造改造?”就这样,村民们建设秀美乡村的积极性被激发,从原来的“要我建”变成了“我要建”。 由于各村改造需求强烈、热情很高,该县专门建立秀美乡村创建排队机制,对已成立理事会、群众支持率高、筹资踊跃的村庄,支持优先创建。于是,当地掀起了捐资筹资的热潮。几年间,全县各村庄共筹资7500余万元,全部用于秀美乡村建设。 不过度美化亮化,不搞千篇一律,这是横峰县在秀美乡村建设中一以贯之的坚守。 “我们是‘一盘棋’规划,一张蓝图绘到底。”横峰县委书记潘琍介绍,横峰在秀美乡村建设中充分尊重村庄原有风貌和自然肌理,不推山、不削坡、不砍树、不填塘、不搞大拆大建,将人与自然生息与共、浑然一体的美景竞相呈现。 全县660个25户以上自然村结合各自基础,按照“景点村15%、亮点村15%、普及村70%”进行分类打造、全域推进。 葛源镇崇山头村白墙青瓦勾勒出一幅独具江南水乡特色的水墨画;莲荷乡亭子上村慢时光剪纸文化让人沉醉其中;漫步好客王家,好似进入七彩斑斓的孩童世界;置身司铺刘家村火车小镇,让人仿佛穿越时光…… 在横峰,一批望得见山、看得见水、记得住乡愁的各具特色的文化主题村,让人流连忘返。 铸“魂”——人人“一条心”,打开乡村治理新格局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“魂”。 姚家乡百家村王家自然村的村风民风在横峰十里八村有口皆碑。当地从上世纪80年代起,由村民理事会商定《治村规约》,如今,这已成为全村民主自治的管理宝典,化为全体村民的自觉行为。 以王家自然村为示范,横峰在全县探索推广“1+4”乡村治理模式,以党组织为核心,秀美乡村建设理事会、村民互助会、监督委员会、乡友促进会等村民自治组织为抓手,引导更多村民成为秀美乡村建设的参与者。 实现乡村治理,关键在党。横峰县通过创建“支部生活日”制度,推行支部“1+1”和党员“1+N”党建模式,丰富田园党建内容和形式,把支部建在产业上,将支部活动地点从会议室搬到产业基地和田间地头,以党建促进产业振兴,推动秀美乡村建设。 滩头村改造,乡贤杨春生按照“一户一宅”政策,带头拆除自家余房,并主动捐资50万元;村里的马路要拓宽,百家村王家村小组杨四凤主动将自家宅基地向后退让8米。 事事商量干,人人一条心。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,让横峰乡村治理活力迸发。 强“基”——产业“一盘棋”,为乡村振兴强筋壮骨 眼下,正值夏果成熟,横峰乡村处处瓜果飘香,几乎村村有果园。瓜果种植不仅是当地果农的甜蜜事业,更是乡村的特色产业。 乡村振兴,产业先行。 作为“中国葛之乡”,全县葛根种植面积从几年前的5000亩发展到2.5万余亩,还引进了葛根深加工企业,进一步延长产业链。如果说葛产业是横峰兴县富民的重要产业,那么,水稻制种则让小横峰开启了新“稻”路。 “相比传统普通水稻种植,杂交水稻制种亩均纯利润高出五六百元。”种植大户苏龙财告诉记者,今年在本乡没租到田,还跑到周边乡镇租了1000亩用于制种。 随着制种队伍日益壮大,横峰县不断完善配套服务,引进了卧式烘干机,成立了农事服务社,还开通了综合农事呼叫平台。全县100多个技术指导员,每天活跃在田间地头,开展技术指导。如今,横峰县本地杂交水稻年制种面积达3万亩。去年,该县还利用冬闲田进行油菜制种1万亩。 横峰县坚持“一盘棋”谋划产业,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,布局相应产业。北部发展油茶、水稻制种和葛产业,布局生态农旅区;中部发展马家柚、红薯产业;南部为三产融合试验区……随着乡村产业的百花齐放,这里的村庄越来越富裕,乡村振兴的道路越走越宽广。 |